根雕,汉族传统雕刻艺术之一,苏州博物馆内藏有清代早期的黄杨花几、笔筒,是巧妙利用天然树根形态创造的根雕作品。20世纪50年代初,苏州文管会曾收集到数堂树根家具,其中一堂树根椅是明末四公子冒辟疆的遗物。苏州昆曲专家顾笃璜先生家藏有一件“郎榆花瓶”,也是明代遗存的根雕精品。根雕作品是供人们欣赏或使用的艺术品,一旦开裂或被虫蛀,便会影响它的欣赏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根材的防裂、防虫的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根雕取材的第一要求是木质坚细,这才有利于用刀和成品的长期保存。软木易腐、易蛀,并经常受到气候恶性威胁。用刀时常会发生崩裂和意外破损。材质有一定差异,如阴沉木、檀木、黄杨、羊蹄甲、龙眼等素材材质地比较名贵,但是创作根雕作品注意是根材的形态特征,不过分追求名贵是否,这些形态特征假如变化越大,自然形态越丰富,越可能成为根雕艺术的上品。
根雕材料的色泽,也是自然的天造地设,显然是自然的美,根材的色泽有深有浅,即使实用同一块材料上的色泽也有差异,这种色泽的差异,简单来说就是色差。色泽的变幻丰富多彩,一旦与根雕题材选择和创作密切结合,其交相映辉的效果显而可见。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并非出自商业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