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羊蹄 > 羊蹄采收加工 > 正文 > 正文

毕业师姐致母校时光,赠我以回忆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2 11:59:30

时间是一条顺流而下的河

我们沿着河岸高高低低、跌跌撞撞的往前走

逆流而上、溯源而去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面对着身边每一秒都在更新的时间河流,我们真的能过好此刻的人生吗?过不好,又该怎么办?当终于伤痕累累,走过此段幽深的河谷之时,我们剩下了什么?

近日团聚北师收到了一封来自我校文学院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付娆师姐的投稿。正值毕业季之时,师姐从家乡再次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母校,触景生情,于是写下了这篇饱含着自己最真挚回忆的文字。

写于六月的某一个雨天

当我再次辗转了八千公里,在家和大学往返一次之后,终于理解了一件事。

“当你从时光走过后,除了回忆,什么也不剩下。”

1

大学四年,我都在一座叫做珠海的小城度过,每天笑嘻嘻、傻兮兮,浑不知生活为何物,也没有婴宁大而化之的境界。

我的大学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被人戏称为“喝水吃饭大学”,台风季暴雨肆虐,学校里水瀑罗立、汪洋纵横的时候,又被学生戏称为“北师大威尼斯分校”。雅号皆是玩笑,学校如果设施不好,风景不好,是得不到如此爱称的。

我们学校建校仅仅十五年,硬件设施自不必说,皆是一流水平。更要紧的,我们学校的饭,特别好吃。好吃到什么程度?我毕业两年了,仍对学校的各种美食念念不忘。大学,总是各路英豪聚集之地,相应的各地美食小吃也在各宿舍楼下的商铺荟萃。山西人来做臊子面,陕西人来做肉夹馍,北京人来做涮羊肉,东北人来包饺子,山东人来做煎饼,福建人来做沙县小吃,广西人来做米粉,四川人来做拌菜,广东人嘛,就煲煲汤,蒸几笼点心肠粉,打打牛肉丸好了。不出校门,绝对可以吃到各地正宗的美食。

就算是学生食堂,饭菜也非常地道。打饭的窗口做了清晰的分区,主要有东北菜、川湘菜、粤菜这几大菜系,再辅以刘福记桂林米粉、隆江猪脚饭、潮汕砂锅粥、罐罐面、浏阳蒸菜、淮南牛肉汤等富有地方特色的饭食档口。

至今我仍清晰的记得,学三食堂二楼星火门、川湘小厨、东北人家这几个档口的招牌菜。去星火门一定要至少买十块钱二素一荤的搭配,荤菜首选南乳猪扒,猪扒肉裹上混着红曲粉白腐乳的稀面糊,被大师傅抄在笊篱里悠进油锅翻炸,想象着红红的可爱猪扒们在温油里、滚油里欢快的洗过两次澡之后,晶亮闪光的玉体带着阵阵香风横陈在白色的圆盘里供我食用得场景,真是开胃又开心。

关于猪扒,就不得不说我和好闺蜜张土的友谊。我们俩的友谊,就是从这猪扒结下的。身为两个志同道合、同仇敌忾的吃货,我俩一致认为,让我请别人吃猪扒可以,但是,别人想从我一份里仅有的三块猪扒中夺走一块,那是万万不行的。在此友好共识下,每次在学三二楼吃饭遇到张土,他居然愿意给我一块,如果忽略掉他偷偷从我盘子里夹京酱肉丝的黑爪子,那这就是一段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情谊!

星火门的王牌菜品之二,就是湘菜做法的鸭架鸭腿。修长的鸭架们腿腿们被整齐的摆在盘子中招摇,身上匀匀的撒着芝麻、孜然、花椒粉,间或能看见晶莹的盐粒,炸到起酥的皮泛着楚楚动人的油光,勾人的姿态简直像古代青楼门口揽客的头牌。不妨想象一下,一个长发飘飘红裙纷飞的姑娘,朝你嫣然一笑后,居然轻撩裙袂,露出细嫩的腿儿,或者一截儿白嫩曲婉的腰身,一个转身就带起一阵香风,袅袅而去。身为一个正常的吃货,如何忍得住嘴边“师傅给我来个鸭腿”的呼喊?

一个小小的星火门就藏龙卧虎,就更不用提什么马蹄玉米肉饼、板栗烧鸡、咕咾肉、蚂蚁上树、干煸四季豆、油淋菜心这些美食了,无论玉米排骨茶树菇排骨海带排骨的排骨系,还是霸王花炖鸡西洋参炖鸡天麻乌鸡系列,味道也都是极好极好的呀。

这也直接给我留下一个后遗症,日后去任何一家大学的食堂,都觉得饭食非常难吃,小吃没有小吃的骨气,菜没有菜的灵魂,而汤,卖都不卖如何比较?

2

我们学校号称全亚洲最美的山谷大学,风景更是一绝。学校依着河谷蜿蜒的建下来,校内没有围墙更没有门,郁郁葱葱的大山们就是我们的围墙,校门直接找了几块大石头,切的方方正正刻上字立在路边当做门。校内有大大小小的湖泊七八个,有的圆润可爱,有的修长秀丽,有的七巧玲珑,有的气势奔腾。有的湖大,湖内就有湖心岛,岛上长着高大的树木;有的湖小,湖内就遍植紫色粉色的荷花;有的湖长,湖面就依着地势形成几道水瀑,单单逛湖,就足够花上一上午的功夫。

学校里的树也格外有意思,树种多,数量更多。学校就像藏在一个大花园里,这边走走能看到细叶榕羊蹄甲,那边逛逛就看到凤凰木木棉树。学校里有一位隐者老师徐若愚,专门负责规划设计学校的树木花草,他可真有意思,在图书馆门前远处种了两排羊蹄甲,近处种了一排木棉一排凤凰,春天木棉的大红花开过了,夏天凤凰木的小红花就开了,秋天这些树叶子都微微泛黄,到了冬天羊蹄甲居然还开得出大朵大朵的粉花,一年四季好不热闹!

身在这么一个花园水榭里,学校的楼也不能逊色。学校的几大教学楼翻着花样的建设,每一栋都独具特色。乐育楼里ABCD四个区域连一个不封口的“回”字型,D区是圆柱体,C区是长方体,分别坐落在回字两端遥遥相对,象征着天圆地方;A区B区不分家,处在回字中间和C区用空中走廊连接,回字中间是草木葱茏的小广场,这两处设计代表着天人合一的精神。图书馆的外观是一本翻开的书,励耘楼面前有孔子像,丽泽楼背山面湖风水极佳,设计楼长得很有设计感,灰白色的墙体故意摇滚风的装修都透露出一丝诡谲气息,山上的京华苑五栋宿舍更是像布达拉宫…

仿佛在花园里过了四年,然后好梦结束我匆匆而去,甚至匆促到都没来得及好好和学校合一张影。带着这个遗憾,两年后,我又回到学校,试图找回一些当年的影子。

学校没什么大变化,路还是那样的路,树好像都更高了,湖也没增加一个。

但学校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新盖了一栋八层高的木铎楼,秒杀了其他不超四层的教学楼;旧人身影已远,新人笑语晏晏,找不到熟悉的同学,玩得好的学妹们也都走了;豪华宽体电瓶车从一辆增加到七八辆,大家再也不用费尽心机算排队人数去坐“豪华大”电瓶车了。

3

我是抱着和学校拍合影的心回去看的,可也偏巧天公不美,我在的时候每天都下雨,下淫靡的大雨,哗哗的雨水直往下水道里,肥大的红蚯蚓在树干上妖娆的扭,红伞黄伞在绿树里蹁跹,满地大树叶小树叶,脚步声过,惊起牛蛙一片。

可以照相吗?可以给学校照相,但是合影合不成了。氤氲的潮湿的憋闷的水汽里,我终于知道了,原来,我只是学校的过客,学校承载了我没心没肺的四年,也承载了其他人的四年,当我走了,学校不会记得我。

记得王伯QQ雪糕和他永远的《爱拼才会赢》的,只有我;记得会同二楼麻辣香锅陪维他柠檬茶的,只有我;记得励耘楼二层豪华缓台上哭着挥别谢爷爷的,只有我;记得永远的励耘A和教授论坛的,只有我;记得课堂上老师谆谆教导“在水一方”的,只有我……

桌椅板凳不会记得曾有一个胖纸陪伴它听课;古道叠水也不知道曾有人对着它一遍一遍赞叹;老鼠蟑螂也不知道曾有人深深的怕过它们;库本一阅览室也不记得曾有人长久的坐在它里面学习或发呆,还有悲伤地哭泣。

记得大二的时候,接过一个任务,从文化角度写写学校建筑。我在脑海里想象,如果我是校名石,那我每天都在想什么?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然后我矫情的写过一段文字,大意如下:校铭石每天静静立在那里,不畏烈日暴雨,守护校园,默默看着学生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不知道每年的毕业季,它可曾和离开的人一样伤感?

曾经我喜欢把“校名石”叫做“校铭石”,因为觉得这几块代表着学校的石头应该记住什么。现在,当我故地重游,我知道了,它们一年一年的就在那里,不悲不喜,看着人来人往,名字就是名字,它们不需要记住我们这些旧人。新人来了,那么,旧人需要送吗?不需要,他们早就该走了。因为这里已不属于旧人,旧人做断舍离就要干脆利落一点,没有必要不舍,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会再重来,不如赶快收拾心情,走向人生下一段河谷。

4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直到今天,当我写下这篇文章,我才意识到,我这次懂了《再别康桥》在说什么。离开剑桥,故地重游,徐志摩并不悲伤。第一次离开剑桥后,他也曾和我一样,对故地夜夜萦怀,所以当他再回剑桥,心中一定有很多重温旧梦的想法,此时“自我”仍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和感情色彩,所以他要“作别西天的云彩”。但是彩云易散琉璃易碎,脱离了曾经在剑桥读书的状态,就再也找不回,哪怕重新来到康河。

变成一条水草永远留在康河,只是诗人一时的美好想象,他不可能将余生,时时生活在剑桥、沉醉在康河。所以看过金柳、星辉,他还是走了。然后某一天,他也和我一样,顿悟了。所以他在诗歌结尾说“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离开就离开,不需要再招手作别,他放开了异国那条静静流淌的康河,在自己心中生成了属于他的康河。

过去就该停留在过去,关于“过去”的美好想象,环境不记得,他人也不记得,“过去”,终将变成自己的一段回忆,仅此而已。

我用生命走过时光。时光,赠我以回忆。

我们与母校的故事未完待续

欢迎在校师生、已毕业校友投稿

-投稿邮箱-

bnuznmc

.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angtia.com/csjg/1043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羊蹄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