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叟
整理:赵客
中国人的饮食,是比较欧美人士讲究的多,在古时的易牙知味,尹伊调羹,曾见于史册,历代能够调和五味的人,不见于史册的,颇不乏人,虽然袁子才有随园须知单,对于烹调略微谈及,殊欠详细,至为憾事!现在范叟从直接与间接,所得来的烹调尝试,笔之于书,日积月累,所获已成厚帙(zhì),久置箧(qiè)中,难免为蠹所蚀,兹藉暑期之馀,把它稍加整理,汇集到一起,题为“小食谱”,惟见闻寡陋,难免挂一漏万,还请方家指正是幸!
A.全羊菜做法概要
“全羊菜”的做法,本无专书为之记载,只藉师弟互相更迭口传心受,虽言者谆谆,而囗者渺渺,全恃记忆,遗漏是所难免的事,再说“全羊菜”,也不是我们每日必需之品,所以现代司厨者,询以“全羊菜”的名称及做法,各属瞠目不知所对,如此相沿,难免有久传之虞,范叟曾询及某名厨,对于“全羊菜”的名称及做法,囗得七十九种,现在先把它在这里,介绍于读者。
1“麒麟顶”:是把羊头顶当中的皮肉,割下碗口大的一方块,洗刷干净,然后用清汤煮熟,平放于案板上,用刀刻成卍字形,再把羊舌也用清汤煮熟,然后刻成寿字形,双拼扣碗,用清汤蒸烂,外加骨牌块的冬笋,香菇及青蒜段。
2“龙门角”:是用羊耳根(代脆骨),把它切成二寸长条,用冰糖色煮烂,外加万年青,及青蒜段,收粘红汤。
3“双风翠”;是用羊耳的中段,把它切成细丝,加口蘑及香菇丝,挂纤烩。
4“迎风扇”:是用羊耳尖,它把切成铜钱大的小片,外加小香菇及青蒜段。
5“开泰仓”:是用羊耳根下边,明堂骨地方的三块元肉,轻轻取出,把它清蒸好,然后用油干炸,但炸时须加银耳丝,熟后在上面撒花椒盐面少许。
6“玉珠灯”:是把羊眼睛,轻轻取出,用水洗净,切为两瓣,但留白珠在内,代黑皮,用清汤蒸好,外加元片,口蘑,用清汤烩。
7“白云”:是把羊脑子,去净胞皮(即脑衣)及血筋,用微火煨好,切成元形厚片,形如云头菜状,外加香菇,口蘑,青蒜,香菜心,用白汁烩。
8“明开夜合”:是用羊的上下眼皮,代当中眼孔,须将眼毛去净,切成长方块,用米色汤蒸烂,外加小块骨牌的酸菜,挂纤。
9“望云坡”:是把羊鼻子的上边,眼的下边,鼻梁骨上的皮肉割下,用秋油及甜酱,外加香料蒸好,收酱汁,凉片上。
10“探灵芝”:是用羊的鼻头,把它切成元块,须留鼻孔,用红汤炖,外加劈柴块的冬笋,收黏红汤。
11“千层梯”:是将羊上嗓,取下半段,切成一指长的长条,但须横切,外加水笋尖,毛笋尖,青蒜段,以上各物都要切成千层形,用清汤烩。
12“天花板”:是取羊的喉咙骨的上半段,把它切成方块;外加榆蘑,冬笋方块,即青蒜段;用清汤烩。
13“明鱼骨”:是取羊鼻子的白色脆骨,及红色的鼻须,都把它切成方块,加长方块的明油,及长方块的羊舌头,外加青蒜段,用清汤烩。
14“迎风香”:是取羊舌的上半段,切成手指长的条,用红汤炖烂;外加万年青,收黏红汤。
15“香糟猩唇”:是取羊鼻两边的上嘴唇,把它切成手指长的条,外加香糟,用银红汤及口蘑代原汤炖。
16“落水泉”:是取羊舌的下半段,把它切成极薄的薄片,用盐水卤煮,俟凉切片。
17“饮涧抬”:是用羊下腭的肉,只用中间,把它切成小元元块,用牙色汤炖好;外加香菇及香菜梗。
18“炖驼峰”“是用羊的两腮连皮带肉,用米色汤炖烂,外加海蜇头,青蒜段,冲毛汤兑入。
19“金道冠”:是用羊耳根以下,脑后顶上,当中的皮肉一块,用通条烙糊,然后用水洗刷干净,只把黄色的肉取下来,切成小斗方的块红炖长春菜,收红黏汤。
20“蝴蝶肉”:是用羊脖子两个,白煮一个,红色干炸一个,然后都把它横切薄片,用最好的白酱油煨好,激阻一层见一层花。
21“玉环锁”:是用羊心肺喉咙管,把牠通常剖开,成为两半,然后再用刀切成四指长,半指宽的小段,用清水煮之,煮熟以后,把牠卷成圈形,外加香菇及青蒜段,用清汤烩之。
22“彩凤眼”:是将羊喉咙傍边的,形与小肠相似,外呈白色,而内为红色的一条肉,用刀割下,将里面用水洗净,把牠切成长象眼形的块,加笋尖用清汤烩之。
23“五花宝盖”:是把羊肺里灌满冷水煮之,及至汤沸以后,把羊肺取出,同时将肺里的水倒出,再注满冷水煮取,如此更换白煮数次,然后管出刨去羊肺外边的脆皮及筋之,都把它去净,用火煨烂,加石耳毛汤。
24“五关锁”:是用羊喉咙地方的,长方形油亮脆骨一块,切成细丝,加香菜根冬笋酸白菜,但是都要切成细丝,用沸水煮之,即熟取出清拌,囗撒芝麻盐少许凉上。
25“鼎炉盖”:是将羊心,用小刀挖空;再把挆碎的羊肉,五味调和适口,加松仁,砂仁面拌匀,装入羊心里,置于红汤里蒸熟,再用油干炸,切成大片整上。
26“提炉鼎”:是把羊心横切为两段,口用上半段,置于香糟肉桂花椒盐水里卤好,切成薄片凉上。
27“爆玲珑”:是将羊心切成月牙形的薄片代眼,干粉配榆蘑,用火煨好,加青蒜段。
28“要南子”是将羊心的尖端,切成槟榔打的块,加鸡心与鸭心,同置于红汤里炖好,再加去皮的核桃仁烧白平摆在上面。
29“凤头冠”:是将羊心,用刀切为纵横四半的方块,配以鸡冠的片,与干粉海蜇头和五味煨好,然后生炒挂纤。
30“棋盘子”:是将羊肝剁为细泥一般,加青酱料酒(即南酒),鸡子,芝麻酱,干粉等调匀为馅,装入小肠内,用白线捆成栗子形的元球,然后再用油干炸即成。
31“炸铁雀”:是用羊肝切成薄片,加碎葱姜及花椒盐等物卷成手指粗细的圆卷,然后用细竹头塞好两端,用油烹加清汁即成。
32“梧桐子”:是将羊肝剁成细馅,装入小肠里,用白线捆成栗子大小的丸子,用油干炸,熟后加红汁。
33“红叶含霜”是用羊肝的尖端,取来生切成大片,用油炸脆,加细白盐即成。
34“红炖豹胎”:是用羊肝切成四楞的方块,用水洗净红烧,用鸡冠油切成长方块(代油边)用干粉和五味煨好,与切好的羊肝放在一处,加红黏汤,青蒜段核桃仁。
35“爆荔枝”:是用羊肚最好的地方,生切成荔枝形大小的块,用温水发号,取出凝干,用干粉香油煨好,然后再加核桃仁酱瓜丁碎葱青蒜等,用爆火烹之。
36“银丝”:是用羊肝,切成极薄的细丝,加香菜根冬笋丝白炒。
37“八宝袋”:是用整个的羊麻肚,依照红白两色的做法:红色的羊麻肚内装切好了的肉丁,白色的麻羊肚里,装煨好的玉米莲子八宝干菜丁,置于蒸笼里,用火把牠蒸熟。
38“百子囊”:是将羊肝切成小长条,用五味海红汤蒸好,再加口蘑香菜梗。
39“鹿挺尸”:是用羊肚领,把他煮熟,切成一字形的长条,再配以切好的二指长短的小肚条,红烧烂后加银耳。
40“蜜蜂窝”:是用羊麻肚,切成大象眼形的块,蒸好成牙色,加海蜇头,用清汤烩,熟后再加松仁及青蒜段。
41“拔草还原”:是将羊百叶,横切为二指的长条,用牙汤蒸好,取出加长方片的黄牙酸菜心及香菜,再用原汤烩。
42“千层囗草”:是将羊百叶的上梢,切成骨牌的大小的片,须要有层菜,用清汤蒸好,加红色羊舌头薄片,兰花菇,笋尖青蒜段,再用清汤烩。
43“穿丹袋”:是将羊伞带,切为斗方的块,用淡红汤煮好,取出加白菜和白糖,裹好再用火蒸,俟熟后加原汤。
44“百子葫芦”:是将羊伞带上的肠头取下,用红汤炖好,取出再用油干炸,横切元片。
45“花爆金钱”:是用羊腰子,用刀挖去腰心,但须留羊腰子外部的明油,横切为元片,露出当中的眼孔;加黄牙葱头及青蒜段,用烈火烹之,清汁上。
46“天鹅方肉”:是将羊腰子,切成大方块,用红汤炖好,加小香菇收红黏汤;再加松仁及青蒜段。
47“烩鲍鱼”:是先把羊腰子,用沸水煮一次,取出切成细丝,加口蘑冬笋用牙色汤挂纤烩。
48“山鸡油卷”:是将生羊腰子,切成薄片,用肥膘的酱肉片,外用花油将腰子片,与肥肉片卷到一起,不过须先用鸡子清干粉抹匀,以愈细愈好,形如小爆竹,然后用盐韭菜捆好两端,清汤加口蘑及青蒜段。
49“黄烂熊胆”:是将整羊腰子,用沸水煮一次,然后用红汤炖好,再把牠切成劈柴块川好,加桃仁及青蒜段,收黏红汤。
50“迟牛眼”:是将羊腰子,挖去腰心,再把生皮尾切成薄片卷葱为条,装入羊腰子里,外用花油包裹,用细麻线捆好,置于红汤内煮熟,取出用油炸干使脆,外撒花椒盐。
51“爆凤尾”:是将生羊腰子,切成细麦穗状,加绿笋尖香菇冬笋,都把牠切成长方块,用烈火爆炒。
52“素菊花”:是将羊腰子,加五香和菊花卤煮,煮熟后,横切元片。
53“红烧龙肝”:是将羊练帖,用油干炸后,再把牠红烧炖烂。
54“清烩凤髓”:是将生羊脊髓取来,洗刷干净,用水煮熟,然后把牠切成三指长短的长条,加香菇口蘑青蒜段,用清汤烩。
55“香糟虎眼”:是将羊蹄的明蹄取下,切成元形的块,须代两个蹄眼,先用红汤蒸烂,食时加香糟口蘑青蒜末。
56“??熊掌”:是用羊蹄尖带筋的地方,切成三指的长条,黄焖烂,再加劈柴块的冬笋,收黏红汤。
57“烩鹿筋”:是用羊蹄上的筋,(白色亦可用),先把牠洗刷干净,加芹菜头,羊头舌,都要切成骨牌片,用清汤烩。
58“清煨登山”:是用羊蹄上的门面地方,取下把牠切成长条,加口蘑菠菜,用米色汤煮好,再加青蒜段。
59“红烧琵琶”:是用羊后腿一只,形如金华火腿一般,用豆蔻茴香(各一钱)熬水,然后将羊囗腿,浸入熬好的汤内,以浸润透为度,取出再用南酒(绍兴产)和上等白酱油加少许白糖,调和均匀,用刷子刷于上面,置于木炭火上烤之,每烤干一次刷一次,俟羊腿上透出红亮油光的色彩时即成,食时切小半块,用刀片成薄片,以越薄越好,与半块带骨的拼摆于盘内,上洒以青莞豆或芹菜叶。
60“五味烂肘”:是将羊腱子,用五香卤煮,晾凉后切成横片。
61“锅烧浮筋”:是将羊肉炖烂,用鸡千[子]的清干粉白面香油调和匀裹于肉上,再用油干炸,上撒花椒盐。
62“百合鹿腐”:是用羊的里脊,取来把牠切成方块,用火煮烂,做成定扣碗,加百台青蒜。
63“樱桃红腐”:是用带皮的羊肉(即汤羊肉),用红汤炖好,切成核桃大的斗方块,做成定合碗,再将红萝卜去掉黄心,切成纽扣形,用白汤炖烧好;囗入羊肉里,外加青蒜段。
64“冰花松腐”:是将羊肺的尖,去掉胞皮,切成冰花形,用清汤蒸烂,食时换好清汤,加切好的碎木耳。
65“吉祥如意”:是用羊的里脊,把牠片成薄片,再用肥膘肉片,以腌韭菜作眼,卷成如意形的云头,然后用腌韭菜捆紧,切成三分厚,作成定台碗,食时不用火蒸,只用冲好滚汤注入,加万年青。
66“玻璃方肉”:是用羊肉置于锅内白煮,熟后切为大斗方形的块,加黄芽菜心,清汤上。
67“炸排岔”:是用羊排骨,把囗切成四指长的方块,用水白煮,俟熟剔去肉里的骨,加入五味囗料,再放于蒸笼里,把牠加香菇换清汤注入。
68“满堂五福”:是用羊的心肝肠肚肺五样,加五味作料作成定叩碗,外加蒜古月及香菜根。
69“炸银鱼”:是用羊尾去毛,把牠煮烂,切成一指长的长条,外裹鸡子白面,用油干炸,上撒花椒面。
70“炸茉莉”:是将羊尾切成月牙形的薄片,加江米面菠菜,水调绿面糊,过油干炸,俟熟上撒薄面少许。
71“炸血角”:是将羊尾,切成四方块,用囗脂面糊,加红曲大红色,过油干炸,上撒桃红糖。
73“炸鹿茸”:是将羊尾切成二寸长的小条,外裹以黄色面糊,用油干炸,俟熟上撒芝麻酥面。
74“苍龙脱壳”:是用羊黄管,切成蜈蚣形,加羊舌笋尖香菇等,都要切成小长条,用牙色汤烩。
75“红白棋子”:是用羊血肠,红白双拼,加青蒜香菜腌韭菜末古月水耳,用牙色汤烩。
76“竹叶梅花汤”:是用羊的小肠,用鸡泥子酿成无色肠,切为小片再用鸡泥子,将好的肠片贴成梅花形,然后用微火蒸好,食时换清汤,上撒菠菜或韭菜。
全羊菜的做法,已如前述,以上七十馀种,均系以耳代目,得自某名厨的口授,伊虽知味,而目不识丁,范叟对于烹调可以说是门外汉,拙作所用的名词,非所素习,虽说讹误,尚祈方家正之。(本节完)
赵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angtia.com/csjg/9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