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传尺素、鸿雁传书——书信文化,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鲜活文本。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是我国古代文人表露心绪的常用形式;展一方徽宣、写一帧信札,是我国传统士子寄寓乡愁的有效渠道。回首过去,广州中学书信节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
今年书信节以“一封家书”为主题,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写出了一封封满含深情和爱意的家书。
这一封封写满爱意的家书,在历届“广东省中小学书信活动”中斩获了许多大奖,广州中学也荣获“优秀组织奖”。
#1
学生作品
因为在香港工作,你有时会周五晚回,周日晚走。一个周五的晚上,我和爸爸去车站送你回香港。在广场上,看着你单薄的身影,拖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一步一步渐渐地离我们远去。我和爸爸站在夜风中,心里酸涩极了,感觉喉咙口鼓鼓的、胀胀的,眼泪不受控制地从眼眶里滚落,我的心里充满了彷徨无助。
可这一切都在那一次后,改变了。那一次,我看见你坐在床上看一本经济学的书籍。我飞奔过去,和你躺在一起,漫无目的地聊着天,聊着聊着,我不由得倾诉着之前的不满与委屈。说着说着,突然我感觉头顶凉丝丝的,一摸是水,再一看,原来是你在无声的哭泣。我看见你顶着一个滑稽的红鼻头哽咽地说道:“对,对不起,妈妈应该,应该考虑你的感受。都是我,我不好,下次再,再也不会这样了。”一边说着,还拿起自己的衣袖抹眼泪,活脱脱一个受委屈的大孩子。最后还是在我的安慰下,才慢慢地平缓了情绪。
后来你变得越来越忙了,茶几上堆着一本本的书籍。终于在一个周末你回来的晚上,你像小孩子一样笑着对我说:“你知道吗?我调回广州了,我可以回来陪你了。”我像被一个霹雳打着似的,全身都颤抖了起来,所有的委屈与不满,也只是化成了一颗颗晶莹的泪珠。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刘君霖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一名初中生。但我仍想牵着您的衣角,拉着您的手,去公园玩游戏。
今夜,秋风骤起,心头的思念之情也不由地流淌了出来。我想家,思念父爱母爱的滋润。但我同时也希望回到家中的您周末能尽量放下手中的工作,抽空陪陪我和妈妈,能全家共享欢聚时光。
——江子欣
这个学期,放学后我不再直奔宿舍洗澡、吃饭、回班、学习。我会和同学们在校园里到处走走,现在我发现教学楼顶楼的风景极好,是看夕阳的最佳地点。屋檐上有喜鹊展翅飞上青天,天空被渲染上色彩,由淡淡的粉色转化为亮丽的鹅黄,像一只西飞的凤凰,很好看。
这个学期,学校新修的那条环校的小道竣工了,放学后很多同学都喜欢去那散步,我也常常去那闲逛,宿舍楼后的那一段,有小桥也有溪,小溪的水有些浅,还覆盖着各种藻类,水藻在水里飘摇,很是美丽。小道旁有一小片草地上种着粉色的羊蹄甲,很有日本樱花林的味道,这个季节的落花从树上飘落到地上,很梦幻,常让我着迷。在另一段路尽头是一段半米宽两米高的铁栏,紧靠着小溪,翻过去,走上几步再翻个栏杆,就是隔壁大学的生活区。学校经常有男生在铁栏边打打闹闹各种疯狂试探。宿舍楼后那段正对着宿舍的阳台,大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站在小路上和宿舍的同学喊话,可有意思了。
我现在的状态比以前好多了,心情比以前更加好了,总能发现生活中奇妙的事情。心情好了,学习也没有那么紧张了。之前真是让您担心了。不过现在,您不必担心,我已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节奏了。最后,还是谢谢您对我的关爱和理解,没有强迫过多地在我耳边唠叨,而是让我自己摸索。
——招思彤
外婆,好想再听您讲讲故事啊,哪怕是讲过的很短的也好啊,那些故事总在夜里,打着一盏温柔的灯光,照着一本古老的书,里面藏着中古世纪艺术家的灵魂,伴着您微哑的声音,带我触碰不一样的色彩。一个个故事里,流淌的是你的爱,也是我的爱。哎呀,看到这,您肯定又会让我不要讲得那么文邹邹,我猜的没错吧,其实我就是想多听您讲几个故事,您会同意的吧?
——容瑶
哥哥,还记得那天下午,我们一起去买菜,闷热的天气,沉默的你。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你独自提着一大袋菜走在前面,我抬头望着你的背影,总感觉画面在悄然间重叠。那个瘦高的7岁男孩带着女孩回家的照片,定格在我眼前。你突然慢下脚步,我会意追上你,你顺着我的速度继续跟我并排走。我问你东西是否要提,你未置一词,只是摇摇头。我随便扯些话题,打破沉默,你也不让我尴尬,时不时回应我的话题,你的关怀内敛而含蓄。那时我才明白,亲人间的温情,其实从未消散,只是我们都没有发现。虽然成长的过程中,也许有些疏离,青春期的我们,别扭地不知如何与对方交往,但我们的心始终在一起。希望你也能拨开迷雾,发现我们彼此的渴望靠近。
——李子墨
#2
师生感悟
这个活动已经举办了三年,从第一届“给20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到疫情期间“给最打动你的人写一封信”,再到现在“给爱的人写一封家书”,通过写信,让学生去思考生命,观察生活,了解时事,表达真情。活动三年,涌现了很多优秀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成长。
——黄佳敏老师
家书抵万金。
——何媚秀老师
我是一个比较含蓄的人,向父母表达爱意有时是一件比较尴尬的事情。写一封家书,让我把平时想说又不便说的话得以传达给我的父母。感恩父母给予我的一切。
——苏琬淇
家书,似乎已经是被信息化时代冲淡的一种美好记忆。当我拿起笔写下对父母想说的话时,才发现,那种表达和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angtia.com/sjfb/10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