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下养育的东北人
沐子
一一董驰
铁龙飞过黄河边,
七道彩虹补中原。
燕鸣晨沐黄河水,
拂尘落幕掛沈阳。
匆匆忙忙地离开了情愫忧伤的河南洛阳城,麻利的转身,该当歌颂谁人?我一脸惆怅,一路茫然,罢了,不如拾起我的致命法宝:到街口的交汇处,抛去一粒石子,且看它的流向,决定何去何从一一听天由命。
我随捡拾一粒小石子,在地画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按垂直地面抛出,有石子自然滚动的方向,即是我要前进的目标,当我抛出后,石子滚动的方向竟然是东北,OK!即东北方向,随即,我便用手机订了去东北方向的火车,凌晨乘高铁,当天下午即可抵达故都沈阳城。
沈阳,共和国的长子,东方的布鲁塞尔,满清的发祥地,大都也,古人颂称为盛京,也称奉天,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说,它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的屈指可数的文化大都,在这样文化碰撞的金石之地,有文化底蕴丰厚的红山文化,当然也撞击出光辉灿烂的、且与众不同的饮食文化之火花,这里的饮食文化,也可以泛称为我国东北三省,即东北大菜的盛宴,也可以褒称为黑土地的文化盛宴。
在东三省这块肥沃的黑土地上,活跃着千百万勤劳善良,热情大方,敢做敢为的东北各民族组成的父老乡亲大家庭,在这个特殊的家里,当然会涌现出特别的饮食结构,也理所当然地熔合了众家餐饮特色之所长,更多地撞击出许多震耳欲聋的声波,这是有绝对地标性封号的文化大餐,这里的美,别具匠心,它像是蓝地白花的小花布,也许是红白花的粗被面,也许是膻味十足的大皮袄,这里的美,它会淹没在名不见经传的大街小巷的青砖碧瓦里,也会从茫茫人海里,轻轻地泛出智慧的浪花,震荡出久久不散的涟漪,隐藏着属于自己的个性一一实的惠地南北大菜中:
其中必有如下佼佼者以食读者:
老卞饺子名闻天下,
老龙口回味悠长,
杀猪菜地久天长
酱骨棒
酱大骨
酱鸡架
还有小鸡炖蘑菇
积菜粉
贴饼子
关东煮
东北大拉皮
大鹅炖酸菜
山珍炖猪蹄
鸳鸯戏飞龙
酸菜粉丝冻豆腐
红烧鹿肉
麻辣狗肉
酸菜猪肉炖粉条
胡乱炖
炒墨斗
尖椒炒牛柳
羊蹄炖鲃鱼
生焖酱狗肉
还有酸菜汆白肉
排骨炖酸菜
粉皮炖鱼头
锅烧小蹄膀
兰花熊掌
青鳖炖羊
还是铁锅炖大鱼
大葱蘸大酱
当然少不了的还有
雷锋精神出沈阳
东北的山,东北的水,养育了东北人民豪情满怀的英雄汉。
关东的土地,关东的情,养育了四方大脸的关东汉。
关东的人民,关东的爱,关东的百姓就爱吃咱老东北的菜。
关东汉就爱吃东北老妈做的关东菜。
黑黑土地,清清的水,高高的兴安岭哟,深情的长白山,流动的歌声是二人转。
这真是应了一句古话,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关东的大菜温暧了关东的情,关东的酒香醉倒了关东的汉。
东北人,爱吃酸菜,爱吃大葱蘸大酱。
东北人,说话大嗓门,做事不溜弯。
东北人,乐于助人,雷锋才只能生在咱东北这嘎达。
东北人,铁血柔情英雄汉,英雄儿女英雄传。
人常说:东北三大怪,窗外户纸糊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十八岁的大姑娘叼个大烟袋,人们又说!东北三大宝,人参、貂皮、鹿茸角。
东北,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的皑皑白雪,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蕴藏的丰富的山珍野味,其中猴头蘑,老山参,木耳人参是奇珍,老熊掌,黃蜂巢,东北大米遍中华,满汉全席出东北,餐餐丰硕够你造,东北大餐美名扬。
如果你沷临到夏都的哈尔滨,那是东方的莫斯科,是世界冰雕艺术的乐园。
如果你是情人的驱驶,远驾爱车来到景致宜人的齐齐哈尔,它一定会让你忘却回家的路。
假如您有幸下榻这情深意往的满洲里,那样回归的机票一定会订在明年春意盎然的早晨。
如果您携妻带子,飞临到美丽的大连上空,太阳岛的传说会让你陶醉。
美女如云的东北,会使你步覆如泥,不能自拔,守着空荡荡的肚皮来到这黑黑的土地,这里的人们一定会让你脑满肥肠,酒足饭饱,满意而归,虽然四大菜系榜上无名,虽然鸡鸭鱼肉做法不同,但"实地恵地"单词还是出在了沈阳,飞出了东北,飞到了全世界。
沈阳,真好!
东北,真好!
黑黑的土地,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