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21日至7月2日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上海崇明岛举行。花博园的总体规划布局为“三区、一心、一轴、六馆、六园”,展现出了“盛世花开、耀我中华”的大气格局。
上海建工园林集团融合现代展园与传统造园手法,灵活设计、精心培育、严格把关,顺利完成了花博会上海园室外展“源梦园”的设计施工任务。
1源梦上海上海室外展园取名“源梦园”,寓意上海是党的诞生地,是初心的起源地,也是中国梦的圆梦地之一。“源梦园”具有四大特色:传统与现代交织融合、新优植物品种丰富、施工工艺精湛、园艺养护精细。
展园包括六个展区:印象上海、生态瀛州、逐梦繁花、妙趣森林、花语都市和绿意生活,各展区特色鲜明,让游客移步换景,体验不同的感受。
上海园鸟瞰在本届花博会主题“花开中国梦”的主题背景下,上海园充分展示城市风貌和人文内涵,主要目标有三。
第一,体现花卉博览会的精神,将花卉的缤纷美好呈现给游客;将新优花卉品种、花卉相关应用介绍予业内专业人士。
第二,透过整体展园的设计,体现上海市的现代风貌及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
第三,展会期间适逢党的百岁庆典,上海是党的源起之地,上海园同时也是对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上海园整体鸟瞰效果图“园艺圆梦”通过现代展园与传统造园手法的空间结构相互对比和交织融合,形成了一个现代与传统并存的展园风貌,体现上海“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
引入主题花卉——萱草母亲花,依托于文化传统,以景观营造手法呈现新时代忠孝精神。在建党周年背景下,借花博会契机,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2展园空间构成展园采用传统江南园林空间隐显结合、虚实相间、欲扬先抑的布局方式,佐以现代材质的应用及形式表现,利用地形、游园路径、水系穿插及串联,将展园界定为入口主题花卉区、生态郊野区、特色花境区、林下花带区、花卉图书馆区及同心园等多个区域,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花卉展览空间。
入口主题花卉▌入口主题花卉区入口以萱草为主要展示花卉,搭配其他新优植物。萱草将展示上海自主育种的三十多种萱草品种,结合现代主题雕塑及广场两侧的特色紫薇、绣球台阶花坛,界定广场空间,同时烘托出热闹、繁华与迎宾的欢庆入口氛围。
源梦园右侧红色不锈钢“源梦园”标志,洋溢出对各地游客的热烈欢迎之情。左侧一座高4m的植物绿墙勾勒出陆家嘴的天际线剪影,展示了浦东新区开发开放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
上海标志性建筑▌生态郊野区生态郊野区延续了园内既有的水杉林,补植落羽杉、芦苇、观赏草和崇明水仙,打造崇明生态湿地景观,体现尊重崇明本土自然风貌和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
生态郊野区通过曲折的栈道使游客穿梭于其中,在驻足体验环境氛围的同时也为视觉、触觉上带来丰富的感受。百花亭内还有一座用鲜花装饰的绿雕,仿佛一只栩栩如生的孔雀,名为翎花,为整个区域更增一分自然之趣。
孔雀绿雕▌特色花境区不同于一般花境的呈现方式,本园花境设置为暖色调到冷色调的渐变呈现。同色系花境选用彼此颜色协调的花卉,小量局部穿插互补色系用以凸显主要色系,增强视觉冲击力。大面积的花境搭配小品、景石共同构成优美的景观,给游客带来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特色花境区特色花境区特色花境区效果图▌林下花带区林下花带区在既有水杉林下结合全区新设的旱溪排水体系,以蕨类、绣球和杜鹃等塑造林下花带空间,辅以枯木和溪石造景,丰富及凸显现有林带的风貌和林下空间。林下花带以自然野趣的花卉呈现方式及精致的花境区域形成感官和视觉上的冲击对比,带给游客多元有趣的花艺体验。林下花带区内的桫椤树是和恐龙同时代的植物,在本届花博会中也属于独一无二的珍贵品种,彰显了新时期上海绿化“珍贵化”新追求。
林下花带区效果图▌花卉图书馆这一区域为园区主要制高点,除了可以登楼观看本园整体风貌之外,更能饱览周边展园景致,充分发挥借景功能。
花卉图书馆这一区域主要功能为展示新优花卉品种、花艺运用方式及家庭园艺新风貌,全方面多角度地展现花卉应用的魅力,让游客的日常生活能与花卉结合更紧密,充分体现花博会举办的初心,花卉融入生活,花博永不落幕。
花卉图书馆▌同心园对比于前述热闹缤纷的花展区域,本区以沉心静观为主。作为离开本园前的最后一个展区,意在使游客能用心感受一花一世界、一水一性情、一石一精神的江南人文庭园精神。
同心园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及构筑材料演绎传统园林元素中的山门、墙廊、轩、斋,为游园提供特别的观景点和驻足静思之处。与其他展区相辅相成,共构形成上海展园今古交织,多元包容的景观,表现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核心价值。
同心园技术设计与建造▌总体竖向设计全园现状地形最高点标高为4.2m,四周地形为4.0m,地形平坦。展园通过人工水系,产生的挖方量去营造花镜展区微地型。经初步推算,全园土方量能够达到平衡。
水系近岸两米范围为-0.6m,最深处为-0.9m;陆地微地型最高点为1.2m;最高构筑物标高约为11m,最高处达到14.1m。通过地形变化及构筑物的设置,营造一个丰富多变的展园空间。
▌植物绿化设计展园以花卉展示为主,设计原则一是姿态、二是时令、三是寓意,基本以新优花卉品种展示为主,辅以木本花卉、水生植物,以及造型乔木。
水生植物涵盖观赏草及花卉如新品大丽花等、新优品种如湖北羊蹄甲等、开花灌木或小乔木如紫薇等、水生植物如水仙等、乔木如落羽杉等,以及特色专类园如萱草等。
草本植物▌花卉图书馆设计全园主要构筑物为新优花卉及花艺展架(花卉图书馆),高度约11米,以全组装金属构件组合而成,其为主要展区之一,亦为特色花境展区及同心园展区之过渡空间。
花卉图书馆展架分为上下三层,一层作为游客休憩停留场所及必要设备的设置空间,并设立二组倒置花园供游客停留观赏。
花卉图书馆二层空间展示组团式花艺小品5组、园艺花窗6面,还特设红色主题的植物小品。
三层则设计了贯通花艺装置、盆栽装饰等,独具效果。屋顶作为上人屋面,可从高处观赏全区赏景及摄影平台。
展架采用钢结构,项目团队在仔细研究图纸的基础上,对相关图纸进行了深化工作,每个构筑物进行三维建模,将每一个节点研究仔细后,采取厂内加工,现场拼装,确保安装质量。展架结构三维模型▌垂直绿化施工本次设计的垂直绿化由干挂石材、水循环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新型种植盒、特选苗木几方面组成,给施工带来了很大挑战。
垂直绿化展示根据设计图纸,安排专业人员对垂直绿化施工内容进行了拆分,对每一个工序都制定了严格质量控制标准,在保证效果的前提基础上,做出亮点。
新型垂直绿化施工期间,制定了样板先行的方式,对比图纸做出了同比例缩小的样板,找出施工难点和质量把控的重点,调整施工工序流程,反复对比设计图纸,不断优化调整。
通过样板先行的措施,进度得到了提前,质量也得到了把控,整个新型垂直绿化为展园增添了一道别样的网红打卡点。
创意垂直绿化本次花卉博览会上海园的设计旨在集中展示花卉产业的丰硕成果,促进中外花卉产业交流与合作,产生最大化的宣传效应,更多的是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和提升,使花博会可以延展到各家庭得到运用,使得全民花博不再是一种口号,而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
花博会俯瞰本文系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供稿/孟晓芳审核/吕志华责任编辑/林庆峰庆幸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上海建工科技创新平台是上海建工集团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