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冬天的第一个节气。
水始冰、地渐冻、日照短、寒风劲,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传统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在古代民间是“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我国一些地方会在立冬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作为重要的节日来庆贺。
立冬
宋·陆文圭
旱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舂。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壬戌立冬十朋十一日陪路文周朋携提祖同访后
宋·王洋
倦缘闲景散闲情,人未归庵户不扃。
试拨柴烟寻宿火,旋添泉水洗茶瓶。
黄花采采盈衣袖,橡实离离傍生萍。
何日一邱藏曲折,与君同伴劚青冥。
参加第58期--“立冬”的老师名单如下:
谭爱荣、李东辉、孙淑贞、周之安、夏玉秋、李斌、雒少华、杨帆、张淑艳、赫安泽、林学东、安晓津、曹帅、陈巨昌、丁露薇、何秀丽、富丽、金彪、雷振民、立华、刘娜、罗正、张亮、戚天瑶、万尚珍、万劲波、王树萱、王雅君、俞文利、王明洁、张旭冬、鄢一丹、杨金骅、俞志兴、张守辉,凌秀华、赵宏宙。本期同题试笔参与人数37人,共收到作品66首。
七律?立冬
素心
彻宵寒雨助凄凉,晓色栏杆透晚霜。
秋水江枫红愈盛,冷晖篱菊瘦犹香。
鸿归燕去随云性,梅发松高待雪妆。
柿挂南枝人半老,繁花不与论优长。
全诗格律准确。对仗工稳!结句“南枝”在古诗文中多有引用。“柿挂南枝人半老,繁花不与论优长。”由物及人,读起来有立冬并悲秋的感觉,更有去国怀乡的惆怅!韵脚(霜、香、妆)阴平声韵,若有阳平声韵变换,会更好!问候诗人!
七绝?初冬
李东辉(一粒沙)
寒山净谷寂无声,草木哀吟瑟瑟鸣。
唯有昏鸦啼冷月,雾凝白雪绽梅英。
问候诗人好!此绝句格律准确。感谢赐稿,欢迎再来!
更漏子?初冬寒?温庭筠体
期盼(辽宁)
晚菊香,蕊珠泪。寒露轻霜谁思。凉篱绕,見枝殘。夜长尤冷寒。望桂树,初冬雨。怎奈离情更苦。饮香酒,鸟凄声。期梅雪色明。问候诗人好!此牌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六句两仄韵、两平韵,后段六句三仄韵、两平韵。后段平仄韵换韵。诗人本词步韵《温庭筠》。全词上下句衔接紧凑,层层递进。好词!赏学!感谢赐稿,欢迎再来!
七律?立冬
一介布衣
霜天万类叶低垂,冷月弯刀广厦危。
居易无眠灯寂寞,宗元独钓雪伤悲。
感怀墨客愁沽酒,试问骚人笔恨谁?
我爱冰心诗热烈,欢歌一曲“北风吹”!
问候诗人好!格律精准,用句独特。感谢赐稿,欢迎再来!
七律?立冬
夏玉秋
朔风烟起望林凋,堤岸金黄映石桥。
水始成冰连地冻,阴将唤雪任云飘。
繁华落尽凄凉美,绮丽无声烂漫遥。
四季常青松静色,山川借笔把诗邀。
此七律格律准确,对仗工稳作者以“朔风”起笔,交待了时令,颔联自然承接,颈联描写了虽繁花落尽,却不失美好,尾联突出了四季更迭诗者笔耕不辍的积极心态。
七绝?立冬夜偶成
关东秋影
入夜风萧秋梦残,灯昏袖冷寝难安。
河西一路思无尽,吊古凭高兴未阑。
七绝一首,格律准确。诗作表达了作者旅途中逢立冬来临,夜不能寐,思绪万千,兴奋不已的情感。
七绝?立冬
雒少华
波摇苇竦寒霜下,叶染溪津棹影翔。
风扰炊烟鸡唤日,客来蓬筚酒飘香。
作品充满诗情画意,立冬时节,有好友相伴,人生乐事!
七律?立冬感怀!(新韵)
杨帆
朔风割面冷如刀,叶落霜飞黄入宵。
菊放初冬优雅亮,松植沃土傲魂娇。
梅兰竹聚江山美,天地人和社稷妖。
欺雪诸君战歌赋,沧桑正道演离骚。
“优雅”对“傲魂”斟酌,“社稷妖”好奇怪。意境尚可,意象过多,还需炼字。
七绝?冬
李东辉(一粒沙)
冷月烟波远失秋,苍凉野旷夜幽幽。
啼鸦噪鹊村桥树,踏雪成泥何所愁?
苍凉的冬景写的有声有色,字句不乏师古之象。但名词多用,有堆叠之嫌。在20几个字的绝句中应尽量做到言简意丰。
五绝?立冬
赫安泽
立冬交十月,寒冷意增浓。
万物皆荒壁,千山遂静钟。
小绝纤巧灵动。加强字句的锤炼,多用诗家语。
七绝?立冬饺子
雒少华
调馅擀皮包饺子,立冬寒竦夜依栏。
氤氲浅雾灯光下,待客家常把盏欢。
小诗生活气息浓厚,接地气。生僻字词的使用应慎重,并且要与诗的整体风格相协调。多用诗家语。
初冬?七绝
李东辉(一粒沙)
三更风虐打窗寒,叶败凝尘秋菊残。
如雪飞绒清一色,柴扉烛影映池栏。
平仄符合要求。写出了初冬的景色。叶败与秋菊残意思相近。柴扉烛影的景象有些远,边远农村好像都没有这些了。
五律?冬日小酌偶得
关东秋影
斜日临窗照,新城起暮烟。
鸟啼楼畔树,人咏客中篇。
落叶魂犹在,归鸿梦尚牵。
方行秋万里,觞咏共流年。
平仄符合要求,咏字重了。诗意蕴藉,对仗工整,“落叶魂犹在,归鸿梦尚牵”两句尤好,有意境,有韵味。欣赏学习。
七律?立冬感怀
何秀丽
一夜骄狂小院残,疏枝晃曳惹人怜。
兰亭沐日强添亮,藕榭追风却损妍。
巷陌繁华虽落尽,楼台寂寞也生烟。
初寒怅感存安重,欲暮嗟怀抗疫坚。
全诗结构合理,韵律准确,触景生情,真情实感,化用古人语,语言朴实流畅。颈联转的好,一抑一扬,对比的手法。
七律?立冬抒怀(新韵)
杨帆
瑞雪迎冬谈笑间,为书壮志动心弦。
寒凝大地铺宣纸,暖聚陋轩飞笔旋。
梅放雄姿诠傲骨,松生沃土化群岚。
禅茶诗酒饮豪迈,信步驰怀赋巨篇。
诗符合新韵,语言豪放,大气恢宏,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对仗还可再酌。
七绝?初雪清霜秋目尽
期盼
初雪清霜秋目尽,寒星冷月映群峦。
未容菊桂香销去,羞涩红梅笑面姗。
诗作格律严谨,遣词晓畅,以物候的转换代指节气的流变,以红梅的姗姗而来提示了秋去冬来的亮点。
五律?初冬
期盼
几度入冬涯,枯残冷透纱。
有情凝树影,无意结霜花。
飞雪寻千里,寒光映万家。
梅香飘梦远,塞北酒同奢。
诗作律工韵和,对仗工整,刻画了初冬的意象,点出了人们的冬趣。
七律?初雪(新韵)
期盼
谁挥神力舞苍穹,许是蚩尤怒发冲。
藤六当值行号令,玉妃接旨撒琼晶。
眼前素素莹光雪,足下绵绵细毯茸。
远眺银装诗意动,毫端淋墨画冬情。
蚩尤:掌管气侯的神。藤六:掌管下雪的神。玉妃:雪娘。
诗作声韵和谐,对仗工稳,驰骋想象,意象灵动,描述了初雪的质感,抒发了乐雪的心情。
唐多令?入冬初寒(刘过体)
孙淑贞
清露浸苍原。经秋又一番。看落霞,逝水溪寒。菊桂减芳情万绪,千枝泪,翠消然。
携手入梅园。冷霜不等闲。袭寒风、冬意初篇。数尽枯荣追白雪,转时节,话流年。词作声韵合律,意境开阔,写出了入冬初寒时的感受,表达了顺应天时的理念。
五律?立冬记事
雒少华
拭手沙洲冷,村萦暮色钟。
菊黄簪径竹,枫绛绣溪淙。
未觉疏星隐,何妨素月封。
望人千里远,怜我盼相逢。
格律准确。“立冬”即冬季的开始,在古代立冬会作为重要的节日来庆贺的。作者的立冬之日,盼望千里之外的佳人,暖否!安否!归否!
七绝?冬藏
怡夏(王明洁)
孩提豆蔻老难忘,秋聚童珍盛满筐。
冬雪降穹藏肺腑,待花春放再书章。
依搜韵校验格律符合,诗情忆中沁字行,临冬叙景寄春望,季节中温雅用笔成诗,配合作者笔名可谓情收四季隐诗章哩,好有创作出新妙意。感谢您的来稿。
五律?立冬
天瑶
归雁翔南国,江河不恙欢。
才逢双节闹,又见百花残。
纷叶飘秋远,微霜透月寒。
三冬今复至,勿忘阻新冠。
诗作格律准确,对仗工稳,紧扣立冬主题,并将今年阻隔冠疫的时情融入诗中,颇具现实意义。
五律?卧榻吟怀
关东秋影
秋旅登高寺,游归理梦踪。
旌幡犹在目,画壁每相逢。
飒飒菩提峻,沉沉贝叶丰。
恍然窗外看,河畔已初冬。
“旌幡犹在目,画壁每相逢。飒飒菩提峻,沉沉贝叶丰”,仙风道骨,溢满诗篇。作品准确,对仗工稳,遣词飘逸。尤其尾联,“恍然窗外看,河畔已初冬”,更是令人回味。感谢赐稿,欢迎再来。
七律?雪人
雷振民
欣遇牛年抵九州,餐寒落轿喜心头。
五湖处处银光闪,四海频频捷报稠。
但见瘟神终溃去,且闻宝地又丰收。
吾同幼老翩翩舞,齐唱欢歌何所求?
作品格律准确,遣词平实。感谢赐稿,欢迎再来。
七律?立冬
金彪
湖边老柳倦声飞,莫道西风凋翠薇。
欲渡寒蓑芦雪隐,闲看淡雾雨烟霏。
云头载恨霜无尽,水上凝愁鸟已归。
数点菁葱苍竹碧,高松遥寄远峰巍。
“数点菁葱苍竹碧,高松遥寄远峰巍”,美!作品用白描的手法,将初冬的景象,通过优美的诗句娓娓道来,格律准确,对仗工稳,遣词生动,起承转合有序。感谢赐稿,欢迎再来。
七律?北国初冬
夏玉秋
草木凋零坠叶残,西风狂吼逐云端。
远峰背日催山瘦,深夜经霜伴露寒。
林路飞黄流水美,楼台结绿夕阳丹。
百川待得冰连雪,万里皑皑天地宽。
格律准确。意向分明,情境绵延,用词讲究,一个廋字尽显草木凋零,树枯山荒,对仗工稳,满目冬日景象,跃然字里行间,一个宽字令人联想到北国冬日雪域风光。
七绝?别样初冬
赫安泽
十月初冬异样灿,枫红未走重霜来。
斑斓小艇穿江去,缓落斜阳鸟疾回。
格律准确。一首七绝描写了初冬江边之景,喜欢尾句。但标题“别样”在诗中体现得不甚明显;十月和初冬似可保留其一,建议作者再酌。问好赫老师!
七律?军旅情
今天
一夜霜风扫路欢,晨阳快马踏严寒。难寻宿鸟摇林动,不见行人惹柳残。小曲清吟开塞外,秦腔长啸入云端。男儿岁月邀诗画,大漠边关组乐团。
全诗格律准确,对仗工整!将当代军人苦中作乐、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描写得十分生动!炼丹,本为道家法术之一,作者这里用来指战士们苦炼精、气、神。但各见还是觉得尾句再酌为佳!谢谢今天老师佳作!
七律?北国初冬
杨帆
寻梅踏雪地天间,霜剑冰刀雕圣贤。
户户丰收仓廪满,乡乡喜报捷音连。
漫长冬夜春将近,冷浴青松志越坚。
莫道岁寒芳草尽,泰来否极转流年。
“寻梅踏雪”“霜剑冰刀”“漫长冬夜”“冷浴青松”,写出了北国千里冰封的无限风光。初冬即有此景想必也是祖国北端了。感谢作者的景物描写,很有画面感。本诗格律准确,平仄得当。颔联、颈联对仗可在斟酌,属宽对。尾联“泰来否极”有待商榷,取自周易中的“否极泰来”可用,表示坏情况到了尽头,好情况就会到来。反过来意义就完全变了,期再斟酌!感谢来稿,祝写诗愉快!
卜算子?立冬
安安
冬夜寂无声,瑟瑟寒风掠。木叶萧萧化入尘,不见孤飞雪。
倦鸟影无踪,四季流光泻。梦里寻诗陌上行,往事藏心野。本词为卜算子格一,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依词林正韵检测,“掠”“雪”韵出。依中华通韵检测,格律准确。景物描写与主题一致,问候诗人!
七律?立冬
罗正
独立枝头枯叶冷,相依水面败荷飘,
亭台舞榭游人淡,宅屋高楼小子娇。
火旺灶香群饺艳,客来家暖烛苗妖。
邀杯換酒长吟醉,作赋题诗逸兴宵。
依搜韵检测,格律准确。描写了立冬后的景色。颔联颈联对仗需要继续斟酌,个别词语还可以继续精炼。韵脚应阴平阳平交替为好。“苗”韵字入诗,忌!注意标点符号和格式。问候诗人!
醉花阴?立冬
素心
捻指流光何太速,秋色应不复。红叶落寒溪,犹待题诗,幽恨终难逐。
傲霜晚节东篱菊。又作归来曲。高卧北窗闲,炉火清茶,可遂平生欲。作品词藻丰富、内涵广泛,看似清心寡欲间自有一套品格!
七律?孟冬
立华
北风一夜赶西风,黄叶飘飘舞半空。
老柳疏枝栖倦鸟,新梅倩影露娇红。
临窗把酒品佳馔,研墨挥毫学启功。
岁月匆匆留不住,及时当勉乐无穷。
作品略显杂乱,却也诙谐有趣,重字较多,“品”应平。
七律?立冬日感怀
张守辉
万木含幽已入眠,游人鼓噪怨霜天。
叶吞冷气飘如燕,帚荡寒风舞似弦。
夜幔轻扶藏茧手,晨光漫吻带伤肩。
回眸路净红霞美,环卫倾情把韵连。
诗作格律准确,意蕴深厚,以“万木入眠”描写立冬己至;“叶吞冷气飘如燕”画面感极强;以“怨、荡、藏、吻”动词运用恰切,生动,形象;赞扬环卫工人“马路天使”所付出艰辛和伟大。遣词灵动宛畅,对仗工稳。赏学,问好!
西江月?初冬
杨帆
秋去冬来归雁,花飞叶落来寒。竹松梅俊志齐天。华夏英雄千万。党建脱贫攻略,疫消圆梦奇传。昂扬斗志凯歌还。美帝抱头鼠窜。问候诗人好!词格校验准确。感谢赐稿,欢迎再来!
南歌子?立冬
张守辉
花落根含怨,鸿归语断肠。莺声断续引彷徨。窗外红消绿减、乱心房。拂鬓韶华远,贪杯月影长。西风阵阵扫轩窗,回首悠悠岁月、恋春光。一首南歌子,符合词林正韵。上阕写景,用“花鸿莺窗”描写入冬景象。红消绿减与“绿肥红瘦”异曲同工之妙。下阕笔锋转向抒怀。“拂鬓韶华远,贪杯月影长”感叹岁月逝去,光阴荏苒,“恋春光”表达了作者不败岁月的积极心态。诗作文笔流畅,一气呵成,情景交融!佳作赏学。
五律?咏初冬
王雅君
冰冻人心暖,寒来翠柏苍。
红梅开鲜蕊,风骨傲凌霜。
汗漫粮仓富,从容酒气香。
共商兴业事,畅叙入康庄。
五律一首,格律准确。诗作表达了虽已初冬,却依然粮满酒香的富足风貌。建议中二联对仗。
七绝三首
沈阳初冬即时
陈巨昌
(一)
初冬未见朔风飘,柳叶鹅黄曼妙揺。
坐钓平湖悠自趣,辽河十月泛春潮。
(二)
多年少见暖初冬,众里寒门绽笑容。
早市灯红人接踵,清香果菜未冰淞。
(三)
毕竟清秋去远声,天时节气自恒程。
朔风乃是冬之主,雪沃苍山冷蕊荣。
三首七绝格律准确,语实意深,虽然小阳春天气给人的感觉是暖暖的,但毕竟违反了自然规律,雪沃苍山会逐渐消退,气候变暖是全球性难题,有待各国合作解决,参加《巴黎协定》的国家更不应擅自退群,避免对世界产生灾难性后果。朔风指冬天的风,也指寒风、西北风。问候诗人,再期佳作!
七律?孟冬抒怀!
杨帆
孟冬翰墨雪梅香,高唱诗人韵律翔。
遥忆春风逐歌舞,近观碧水浴寒霜。
志怀四海天当岸,情系群山峰做床。
问道通灵游野去,心泉落凤曲琳琅。
第三句习惯句,峰可平可仄,建议用仄。“歌舞”对“寒霜”斟酌。
七绝?立冬待雪(一)
曹帅
山脚无声慢涌泉,斜阳钓者未撑船。
一壶老酒邀冬雪,待到明晨也是缘。
小诗灵动,真的很佩服那些夜钓的钓者,邀雪、邀寂寞,逍遥自在。
七绝?立冬待雪(二)
曹帅
不觉斜阳山外隐,初冬过后几人惊?
枝头小聚聊天鸟,记起当年落雪声。
拟人方式,灵动有趣,充满想象力。
西江月?立冬
A东
雨后残荷凌乱,风中落叶绸缪。蜿蜒小路远村幽,碧水危桥烟柳。沿岸露凝荒草,依山霞映西楼。年华似梦亦难留,干上几杯老酒。词作以自然景物入手,来描摹立冬时节。残荷、落叶、远村皆是一派荒凉景象,唯有“烟柳”的“烟”字略显不合时宜,多用于春色之中。下片寓情于景,自然流畅。对仗工整,格律准确,遣词清雅脱俗。
五绝?初冬
今天
写意青山影,无言对雁声。
日斜啼足快,呼啸弃孤茕。
全诗合律!意境开阔,天晚雁歌提醒陶醉自然风光中的作者早归!求索者有呼啸的北风陪伴摒弃了孤独感!佳作耐品,再期佳作!
如梦令?冬雨
鄢一丹
珠溅风潇梦断。残叶枯荷凌乱。红伞拾阶行,老屋茶香弥漫。也盼。也盼。雨霁雪梅相伴。
小词蕴藉。写出了冬雨后的心情。感觉内容和题目不太相符。
行香子?立冬村舍
俞志兴
叶落枝疏,松鼠寻忙。放目原野远村庄。千粮积院,五谷归仓。正鸡儿肥,羊儿壮,马儿强。
切干晾晒,坛缸积菜,若雪冰封食冬藏。屋温外冷,酒热珍香。聚中年舒,老年乐,少年飏。整首词描写了小康之村农民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流畅温馨。“松鼠寻忙”句再斟酌,现在的松鼠也不用为寻食而忙了吧。个见。
七律?遂溪立冬
天亮了
初冬一夜著风雨,洗却秋尘沐艳阳。
锦树微摇别枯叶,银花乍绽点新妆。
遥遥归雁悠悠去,淡淡流云静静徉。
蓦念盛京山水色,待吾踏雪戏苍黄。
这首诗描写了立冬时节为客他乡,因眼前景致而勾起思乡情怀,通篇节奏从容不迫,起承转合过度自然,尾句:待吾踏雪戏苍黄,气度豪迈,读来使人深受感染。不足之处:锦树微摇别枯叶一句中,锦树,这里是植物名吗?如果是,那没问题;如果锦字是用来修饰树的,那锦树与枯叶对上就有违和感。另徉字,它可以和别的字组合成词语,但是最好不要做为独立的词使用。以上个见。
七绝?立冬
絮冬
一夜霜风了末秋,枯黄零落碎阶头。
时惊万物归休急,梅雪相邀腊月稠。
一首立冬诗,一二句白描手法写景,三四句抒情,感事抒怀,用典无痕。全诗结构严谨,语言平实,情景交融,抑扬有序,结句升华主题。
七律?水岸初冬
关东秋影
清霜浸染万枝凋,云淡烟疏水映桥。
弥望川光开倦眼,频依树影健寒腰。
横塘九里夕香散,曲岸孤船幽梦摇。
乌鹊叫醒葭上月,垂钩向晚羡渔樵。
一首写水岸初冬的诗,由白天写到晚上,横塘、曲岸,幽梦、夕香,葭上月,水映桥,移步换景,意境美好,虽然是初冬时节,却依然有一种淡然之美。全诗写景,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在景中。
七绝?梅雪
李东辉(一粒沙)
烛影摇枝倚院墙,青丝瘦骨冷凝霜。
寻踪踏玉冰花雪,一剪寒梅吐暗香。
诗作格律严谨,遣词灵动,语句流畅,意象丰盈,描绘了雪中寒梅的风采,折射了踏雪寻梅的逸情。
五绝?冬雨
杨金骅
当寒偏生暖,冬雨醉缠绵。
欲得其中解,举头问苍天。
诗作描写初冬降雨的景色,探寻暖冬天象的缘由。其体裁为古风。如调整几个字,即可写成合律的“五绝”。望诗友再接再厉,闯过格律诗的平仄关。
七律·“遵遗嘱,将仙逝之忘年知交刘晴川君,骨灰撒入其家乡无锡太湖”
王庆波(万劲波)
咽波水冷荡纹粼,檣橹孤帆渡逝人。
犟骨成灰仍洒逸,痴心化雾更清纯。
蒙头右帽遮年壮,露脸左诗唱晚春。
最念家乡河街景,沉魂永驻太湖邻。
注:刘晴川,江苏无锡人。省纺织厅老干部。青春时枉为“右派“,后平反。九旬殁。生前著有《晴川诗词选》一册。这首悼念的律诗,感情真挚,但是诗的题目最好简略,需要说明的可以另写个序或者写在注释里。颈联下句孤平,“左”应为平,尾联的“街”应为仄。
五绝?盼雪
今天
冷月生霜境,相催叶隐微。
谁邀梳柳尽?宫粉待琼妃。
合律。雪是冬天的灵魂,没有雪的冬天不是冬天,盼雪的心情各有不同,作者盼的雪是有故事的雪吧。赏学!
五绝?初冬
今天
写意青山影,无言对雁声。
日斜啼足快,呼啸弃孤茕。
合律。诗写初冬,大雁南飞的景象,看似写景,实则是写人,写自己希望像大雁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选择自己心中向往的生活。赏学!
五绝?孟冬“春雨”
杨帆
冬晓沐春雨,暮归披雪霜。
迷离不是梦,缥缈逸梅香。
合律。首联的“沐”,“暮”同音,20个字的五绝,应该惜字如金,同一联上下句有同音字,减弱了诗的韵律美。个见!
五律?冬川晨步
关东秋影
冬林时未冷,残柳翠黄留。
宿雨枝头挂,轻寒岸畔浮。
云光冥欲雪,朔气宛如秋。
即景犹然赏,横川尽日流。
作品格律准确,对仗工稳,遣词淡雅,承转有序。尤其尾句“即景犹然赏,横川尽日流”,给人以遐想。这里诗友们应注意颔联的韵字的“浮(fú)”,这个字在《平水韵》中属“十一尤”,而不是一般所想象的“六鱼”或“七虞”,这就是古韵与现代的读音有所不同之处。感谢赐稿,欢迎再来。
七律?立冬次日游鼓山有怀
王树萱
秾花问是羊蹄甲,十八景中疑仲秋。
百舸无帆时已变,三亭眺岛梦难求。
山登极顶思元抚,句刻陡崖匡福州。
柱过枝条安可弃?只缘生在闽江头。
注释:羊蹄甲,树名,叶片前沿有一裂隙,形似蹄甲。三亭,主峰曰“屴崱峰”,古时曾立三座木亭,早已圮毁。晴天可眺望到闽江口海中三岛,解放后此峰已封闭。元抚,林则徐字,三坊七巷附近有其专祠和故居。
一首游览感怀诗,描绘了福州鼓山的险峻秀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神奇的人文景观,抒发了胜利登顶的壮志豪情。格律基本准确。无帆对眺岛可议,“山登绝顶我为峰”在极顶思元抚确是一件快事,闽江头三平尾。再期佳作!
五古?初冬清洁女工
赫安泽
小巷寒风凛,微吹背后身。
漫长千米路,空荡夜无人。
靓女清颜素,弯腰扫地尘。
情歌传送远,动感赛招亲。
问候诗人好!一首五律格律准确,对仗尚可。“凛”和“微”应再斟酌。个见。感谢赐稿欢迎再来!
七律?寻觅
杨帆
孟冬冻雨雪霜连,玉树冰枝入远天。
骋目高山心念念,溢情碧水意翩翩。
月中酒醒他乡客,花间梦凄异路绵。
未遇知音觅今古,晨钟暮鼓和谁弦?
花间梦凄异路绵格律有误。对仗工稳,情景交融。
七绝?小雪日归家见吊兰开花
俞文利
小雪时逢小雪天,清寒已在轿车前。
归家却见阳台上,数点琼葩澹色嫣。
小诗合辙押韵,通俗流畅,清新灵动,随手拈来,富有生活情趣。
西江月?子君安好便是晴天!
杨帆
凛冽冬宵梅雪,温馨春日鸳鸯。泰来否极好风光。命起落情何往?桃李艳描云锦,竹松劲赋天章。胸怀山海壮歌翔。梵乐起人无恙。词格律准确,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浑融,寄托了诗人的美好情怀,选材用词优美。期待更多佳作。
七绝?庚子年小雪降雪
万尚珍
昨宵飒飒雨加风,朝雪青杨映碧空。
感念天公解人意,裁诗一片寄情衷。
诗作平仄合律,妥用变通,绘声绘色,有景有情,描绘了一场应时而来的降雪,表达了对于天遂人愿的欣喜。
七律?临冬有怀
丁露薇
人生难得旷时秋,为有霜天送碧流。
霭霭寒云伏城角,离离残叶堕枝头。
且从玉絮风前醉,共叹银屏域外愁。
遥夜长迎开眼日,春来豪迈解兜鍪。
诗写辞秋迎冬,有点醉,有点愁,更多的是对春天的向往。“兜鍪”是古代的战士的的头盔,这里是不是借指“口罩”啊?现在头盔已经没有人能看到、用到了,所以我理解就是借指“口罩”。
琐窗寒?嬉雪(周邦彦格)
刘娜
舛错庚年,红尘浸染,碎琼初定。冰荷静守,倾折一塘孤影。六出公、有待令威,泥壶煮雪迎窗听。北风频呼啸,依然有梦,炳灵神孕。须等。专心迎。雪中踏足印,问娃可冷?酣欢无限,屋里是颇难请。太顽皮、两颊通红,好似野马扬鞭骋。盼春归、百样花开,万物开颜醒。作品格律准确,遣词生动诙谐,用典自然,承转有序,佳句连连。其中上阕的“冰荷静守”、“一塘孤影”、“泥壶煮雪”、“北风频呼啸,依然有梦”等给人以美的享受。“六出公”一句,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典出于唐代诗人高骈(pián)的《对雪》之“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下阕词风一转,用白描的手法将孩童在雪地里的嬉戏,刻画的极为传神。感谢赐稿,欢迎再来。
鹧鹄天?冬韵有怀
张淑艳
水瘦霜寒万物微,双轮日月瞬间回。
蝉潜地下蜕仙变,鸟立枝头叹叶飞。
冰含水,雪凝梅,三分谦逊暗香菲。
且将心事随风去,我伴青松沐夕辉。
词作格律严谨,铺排得当。上片用“霜寒”、“蝉潜”、“鸟叹”等意象,描写出冬季万物凋零的景象,描景生动。下片写出在寒冷的季节“梅”以它富有张力,且明媚的色彩成为冬日一道瑰丽的风景线,并伴青松沐夕辉,表达出作者对岁寒之友的精神赞颂和由衷的喜爱之情。词作写景抒情,情景浑然一体。荐读。
七律?立冬
赵宏宙
秋老天荒满地黄,西风残照挽凄凉。
奈何衰鬓频添雪?或是流年早落霜。
败叶疏枝棲倦鸟,闲庭深院倚空床。
忽闻断雁哀声起,万缕柔情为此伤。
作品主旨明确、首尾呼应,首联即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颔联的一问一答颇有韵味,颈联尾联层层递进,将气氛烘托至高潮!
小轱辘?借以诗兴伴岁凉
化草
借以诗兴伴岁凉,台阶幽径绿红黄。
登高清朗山堆秀,送尔眸光向远方。
微熏菊酒最思乡,借以诗兴伴岁凉。
千里依窗同对月,相凝泪眼映眸光。
银杏染金风舞裳,云中鸿雁羽沾霜。
山峰无语波心漾,借以诗兴伴岁凉。
遣词清雅含蓄的一组辘轳体作品。其中“借以诗兴伴岁凉”为轴心,虽然“兴”在“诗兴”一词中多半做仄声论,但作为轴心句,可略放宽。“染”应平,“风”可平可仄,建议用仄,作为小韵亦可放宽。辘轳体三首为一组,一脉相承,最好相关联或者彼此呼应,第一首写送别;第二首写思念;第三首虽然以意象体现思乡之情,但意境较前两首略显朦胧。
长相思?雪
雷振民
思也多。念也多。君未光临可为何。莫非患甚疴?盼也多。望也多。苦口丁宁勿再拖。速來同作歌。
上阙写担忧,已相约而人未至,心中难免有些惦记。下阙写期盼,对于未能如约而至的老友,希望可以早日到来,朋友可以一起谈天论地、共享天伦。预祝雷老身体安康!多多写诗。
本期编辑:张亮俞文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