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六月中旬端午
地点:江西赣西仙女湖库区丘陵地带
已经不记得上次在家过端午是哪一年了,今年难得有机会回家过节。虽然我们家那边也有河,但从没有举办过龙舟赛。除了吃点好的之外,端午节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是早上会在脖子上挂一个妈妈用毛线编织的小网兜,然后在里面装一个熟鸡蛋,另外就是用爷爷调的雄黄酒抹在身上。
咸粽子甜粽子的争论,在我家似乎不是一个地域的问题,而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问题。最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没钱,粽子自然是纯糯米的白粽子,然后吃的时候蘸一点白糖,再过些年就在糯米里面加了红豆,似乎这一时期都还在甜粽子范畴;再后面经济再继续发展就有人开始放腊肉,放香肠,似乎就过渡到了咸粽子范畴。再后面为了饮食健康,又开始回归了素粽子,今年我家的粽子应该是甜粽子范畴--花生粽子。不管粽子的馅变来变去这么多年,我们家包粽子的材料几十年都没有变--箬竹叶做皮,棕叶做绳(这一对搭档也是古诗文中制作蓑笠的材料)
1.杨梅九十年代的食物相对匮乏,小超市的零食也不是特别丰富,作为放牛娃的我则反而相对幸福一些,因为有一座大山作为自己的零食库,一年四季收获大自然的馈赠。本来我并不太知道杨梅什么时候成熟,有一年跟我妈去摘山里最早成熟的几颗杨梅的时候正是端午,自那之后我就认定杨梅就应该是在端午成熟。后来有一年我还带上我弟弟踩着端午的时间点去摘过一次,没有失望。一提到杨梅这两个字,嘴里就会自动分泌出唾液来,这大概是小时候建立的条件反射。这些年随着水果种植的大发展,各种高品质的杨梅也层出不穷,但这真正解我馋的还是山里那些的野杨梅。在外面读书和工作这么多年,有好些年没有吃到家里的杨梅了,前些年有次出差去了横滨,我散步到山下公园的东京湾大桥方向的时候,发现桥下的行道树竟然挂满红红的杨梅,我实在没忍住尝了几颗。后来在上海的公司发现园区里也有种植一大片杨梅,终于让我好好的观察了几年杨梅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这两年,老家的后山已经修起了景区步道,才让我今年能够在后山上摘杨梅,上一次在这山顶吃杨梅大概是十几年前了。2.悬钩子属这个季节山里的食物清单里面必然有山莓之类的,不过今天我见到的这个品种出奇的大,结的果实几乎和杨梅一般大小。3.玉叶金花属第一次见玉叶金花属是在广西中越边境,那时候以为是白化的叶片,还觉得蛮神奇竟然有这么多。上个月在神农架倒是看到了不少真正叶片白化的猕猴桃属植物。茜草科竟然在江西植物志里没找到,我前前后后翻了好久,实在没有办法。4.玉叶金花属玉叶金花属的检索表似乎对我有点不那么友好,虽然朋友帮忙定种为大叶白纸扇,我还是依然不敢确认。5.木荷进山的时候,总能看到满地锈色的落花,要是满地白花估计是一种不错的景致。好在山顶崖边终于有几支垂下来,让我能够拍到。6.粉叶羊蹄甲上个月在神农架就常常远远看到一丛丛开满花的羊蹄甲,它的香气能够传递很远,可惜始终没有看到靠近路边的。这次回家总算如愿。羊蹄甲除了叶子像羊蹄子一样,最可爱的就是嫩芽也像一只可爱的小羊羔(悟空紧箍咒类似)7.山乌桕秋天里的乌桕色彩可以迷幻诗人以为是红枫,冬天里的乌桕落光了叶子露出白白的果实倒像是星星点点的落雪。山乌桕的花倒是有点特别,像一堆小蜡烛。8.大青属看到这个我第一反应想到的是在武功山第一次遇到的海州常山,那果实就像一群蓝眼睛的小金鱼。9.南烛南烛也是野果之一,应该是十月熟的吧。这次拍的植物特别少,其实是有原因的。首先是高温天气,即使我下午四点半出门进山,35度的天气也很快让我湿透了衣服。相信很多人对白银事件有所耳闻,夏季山区是雷暴和强降雨高发区域,我这次进山的路虽然已经修葺,却有一段已经被滑坡淹没。另外夏天也是各类虫兽高发季节,常见的蚊子、蜱虫、蚂蝗碰到哪一个都不好受,还有让人更加生畏的蛇这时候也容易遇到。这次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山顶区域遭遇了一群野猪仔,着实让自己狠狠得紧张了一把,后面也就没有心思拍花,而且赶紧尽快出山。另外也希望大家进山的时候,千万注意安全。这个季节虽然说有虫蚁高发的风险,但同样也是观察昆虫小动物的好季节,分享两个颜值宝宝。10.多毛环肋螺希望不会吓到虫恐的小朋友11.山龙眼萤斑蛾?古米山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angtia.com/sjfb/10207.html